网站首页
学习动态
会议精神
权威解读
榜样力量
媒体评论
学习资料
我校组织师生收听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盛况
日期:2022-11-08 17:02 浏览次数:
0
次
10月16日上午,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全校师生通过各种形式收看开幕会盛况。
校党委班子成员,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书记,各党政部门负责人、党员师生代表在第一教学区多功能报告厅集中收看了开幕盛况,认真聆听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重要报告。
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重要报告让师生备受鼓舞。会后,老师和同学们纷纷表达了自己的心情。
领导干部、师生代表在第一教学区多功能报告厅集中收看开幕盛况
校党委书记何宏舟表示,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报告提出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指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特点和本质要求,提出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总体战略安排,以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把握的重大原则。报告明确了我们党的奋斗目标,规划了发展路径,内容丰富、思想深邃,鼓舞人心,催人奋进;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并做好宣传和贯彻落实工作。作为新中国高等教育改革试点的第一所民办本科高校,我们要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发展理念,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和殷殷嘱托,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大力发展素质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仰恩力量。
校党委宣传部部长陈章祧说,党的二十大报告“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内容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目标方向,作为教育战线上的一名宣传思想工作者,要与时俱进,主动创新,以更加务实的工作筑牢学校意识形态防线,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引领师生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担好“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
校团委书记杨勤说,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报告提出: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这些重要论述为我校共青团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作为高校共青团干部,我们要进一步探索党领导下的青年工作新格局,树立组织育人观念,以思想引领为目标,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将组织教育与工作推进相结合,以学促行、以学强干、以学增效,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努力做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在会议室收看开幕盛况
法学院师生在会议室收看开幕盛况
学生事务部主任吴胜潮说,做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收看开幕会盛况后心潮澎湃,进一步激发了深耕教育的热忱,在今后工作中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努力培养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把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作为最高追求。
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务副院长李克钦说,聆听了总书记的报告,感觉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责任无比重大、使命无尚光荣,表示将带领全院教师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着力培养担当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校团委学生副书记陈双华说,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要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勇毅前行。作为一名团学干部,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要脚踏实地,去承担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使命。
学生在宿舍收看开幕盛况
校学生会主席翁宋伟说,作为学生干部,要坚持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的宗旨,从同学中来、到同学中去,自觉担当尽责,聚焦广大同学的兴趣点和关注点举办相关活动,吸引更多同学参与,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坚持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思想,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2019级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党员黄如达说,聆听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报告后感到无比振奋。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青年工作,每当听到总书记对青年人的谆谆教诲,我都会勉励自己,不忘党和国家的栽培,要用自身所学努力回报社会、服务人民。作为青年一代,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勇于追求梦想,不负党和人民的期望,以吾辈之青春,守护盛世之中华。
(柯晓军、
林咏晨、翁颖/文 柯晓军、各单位/图)
Copyright © 2014 Yang-En University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仰恩大学 闽ICP备05005473号